痣與黑色素細胞癌的分辨與處理
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所以只要是皮膚任何部位都有可能會產生痣(nevus,色素細胞母斑),而痣就是一種黑色素細胞,是表皮、真皮內黑色素細胞增多引起的,較多的呈現是為褐色斑點。
身上痣的多寡從先天的基因遺傳,到後天的紫外線照射、賀爾蒙變化,隨著年齡增長也有著相當的關聯性,每顆痣都會有其不同的生長模式,多數的痣一開始會像雀斑一樣平坦(接合痣, junctional nevus),也可能隨著年齡遞增而逐漸變大、變凸(複合痣, compound nevus),或是顏色逐漸變淡、甚至是長出毛髮(真皮痣, intradermal nevus)。
在青春期、懷孕期間或曝曬日光後,痣仍然是可能有機會顏色變深或逐漸增生為新的一顆痣,一般來說是很少會出現癌化現象,但由於痣的顏色、形狀、大小,從外觀上看起來都不盡相同,因此在皮膚癌初期的病變,也因為不痛不癢常常讓人不容易做分辨,若皮膚出現任何變化、不明腫塊,或原有的痣突然顏色改變或變大,甚至流血、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,這樣的狀態就不算常態了,這時該盡速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診斷。
身上痣的多寡從先天的基因遺傳,到後天的紫外線照射、賀爾蒙變化,隨著年齡增長也有著相當的關聯性,每顆痣都會有其不同的生長模式,多數的痣一開始會像雀斑一樣平坦(接合痣, junctional nevus),也可能隨著年齡遞增而逐漸變大、變凸(複合痣, compound nevus),或是顏色逐漸變淡、甚至是長出毛髮(真皮痣, intradermal nevus)。
在青春期、懷孕期間或曝曬日光後,痣仍然是可能有機會顏色變深或逐漸增生為新的一顆痣,一般來說是很少會出現癌化現象,但由於痣的顏色、形狀、大小,從外觀上看起來都不盡相同,因此在皮膚癌初期的病變,也因為不痛不癢常常讓人不容易做分辨,若皮膚出現任何變化、不明腫塊,或原有的痣突然顏色改變或變大,甚至流血、出現難以癒合的傷口,這樣的狀態就不算常態了,這時該盡速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診斷。

❙ 黑色素癌常見的症狀
- 痣的變化:痣的顏色、形狀、大小或邊緣發生變化。尤其是痣變得不對稱、邊緣不規則、顏色不均勻等。
- 新生的色素斑點:皮膚上出現新的黑色斑點或色素斑點。
- 潰瘍或出血:痣或色素斑點處出現潰瘍、出血或分泌物。
- 皮膚變化:皮膚周圍的顏色或質地發生改變,如發紅、腫脹等。
在門診曾遇過一個案例,在短短一個月之間,痣成長了一倍;一般正常痣的成長速度是不會這麼快、也不容易變大,尤其隨著年紀增長,痣的生長數目其實應該是要逐漸減少的,所以開始發現有變化或異常時。葉斯維醫師建議:「目前在台灣醫療很發達,甚至在門診看診後,就可安排皮膚切片(僅需取一小塊皮膚做細胞組織檢查使用)或除痣(切除)手術」。
除痣(切除)手術採用「無痕縫法」的方式,傷口小、術後傷口貼人工皮護理即可,皮膚切片或切除後也可以安排送驗(檢驗報告時間約需3~7天)。
皮膚癌常見的種類有三種,包括:基底細胞癌(BCC)、鱗狀細胞癌(SCC)以及黑色素細胞癌(melanoma),這三種皮膚癌都跟日曬有關。 「黑色素細胞癌」是一種惡性的皮膚癌,是具有潛在風險的皮膚病變,在皮膚癌中算是最棘手的,惡性程度也是屬於最嚴重的。
對身上黑痣有疑慮時,先不要太過於緊張,平時自己就可以先採用「ABCDE識別法」來做初步的辨別!

除痣(切除)手術採用「無痕縫法」的方式,傷口小、術後傷口貼人工皮護理即可,皮膚切片或切除後也可以安排送驗(檢驗報告時間約需3~7天)。
皮膚癌常見的種類有三種,包括:基底細胞癌(BCC)、鱗狀細胞癌(SCC)以及黑色素細胞癌(melanoma),這三種皮膚癌都跟日曬有關。 「黑色素細胞癌」是一種惡性的皮膚癌,是具有潛在風險的皮膚病變,在皮膚癌中算是最棘手的,惡性程度也是屬於最嚴重的。
對身上黑痣有疑慮時,先不要太過於緊張,平時自己就可以先採用「ABCDE識別法」來做初步的辨別!

❙ 黑色素細胞癌「ABCDE檢查」辨識法
皮膚癌中較為惡化就屬黑色素細胞癌(melanoma),而我們皮膚上痣的哪些變化,有可能就令人懷疑的黑色素細胞癌? 可以依循ABCDE準則來先做自我檢查:
- A(Asymmetry)對稱性:良性的痣生長速度多為一致,若外觀上下左右看起來不對稱,就應該要注意!
- B(Border)邊緣:有問題的痣,會呈現不規則或模糊不清的邊緣感!
- C(Color)顏色:不正常的痣,色調的呈現會不均勻或深淺不一!
- D(Diameter)大小:通常的痣大約長至2-3mm即會停止,如果痣的直徑大於0.6公分或有日趨變大的變化,就需要留意了!
- E(Elevation)凸起:表面如果有不規則的隆起或增大現象,就需要趕緊讓醫師檢查!
❙ 痣的處理原則
- 大多數的痣為良性,並不需處理,但若家族中或本人曾有不典型母斑(dysplastic nevus)或曾經罹患黑色素細胞癌有病史,則必須定期觀察追蹤。
- 發現有變化外觀上與其他痣不同(如:大小、形狀、顏色改變或出血、癢,甚至有疼痛的感受),務必小心謹慎,盡速讓皮膚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或安排切片檢查。
- 膚皮切片是簡單、迅速且低侵入性,在門診中即可處置的項目,切片後送至合格檢驗中心,提供數據予專業醫師做診斷,可預防癌細胞的擴散機會。
切片檢驗後若確定是皮膚癌﹐則須視癌細胞類型、侵犯的深度及轉移的程度﹐安排進一步的治療。 - 考量美觀問題而需要除痣,必需先諮詢皮膚專科醫師,做適當診斷並建議合適的治療方式。
❙ 黑色素細胞癌的預防
- 使用防曬產品:經常使用防曬霜,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曬太陽。
- 穿著防曬衣物:穿著長袖衣物、帽子和太陽眼鏡,增加對紫外線的保護。
- 定期檢查:定期檢查皮膚,特別是對皮膚異常的變化保持警惕。
- 了解家族病史:了解家族的健康歷史,特別是有無皮膚癌病史。
❙ 常見 Q&A
- Q: 發現痣越來越大,黑色素癌機率高嗎?
A: 有可能。一般正常痣的成長速度是不會太快速、也不容易變大,當發現有痣的大小、形狀有異常變化時,還是建議盡快安排做「皮膚切片」(僅需取一小塊皮膚做細胞組織檢查使用) 或是在「除痣(切除)手術」時,將切除下來的皮膚切片一併安排送檢驗。 - Q: 我是容易成為黑色素癌的族群嗎?
A: 長期在陽光下工作及或活動的族群(農夫、漁民、軍人、運動員、機師、戶外作業人員)..等等,若沒有適當塗抹防曬乳、防曬措施,長期在紫外線的曝曬之下,的確是容易成為黑色素癌族群的機率較高。 - Q: 如何預防黑色素癌?
A: 最好的預防就是「防曬」,並隨時提高警覺性,留意身體黑痣的變化,自己也可以採用簡易的「黑色素細胞癌ABCDE識別法」隨時自我檢測。 - Q: 痣的變化,自己可以如何做辨別?
A: 針對黑色素細胞瘤,自己可以採用簡單有效的「黑色素細胞癌ABCDE識別法」, 辨識法的提供是可以讓您自行觀察與隨時做簡易評估。 - Q: 若皮膚切片確認有黑色素癌,後續怎麼辦?
A: 在第一時間做皮膚切片或除痣(切除)手術時,該患部醫師會盡可能將其(至少95%的範圍)切除乾淨;送驗後若有色素癌風險疑慮,因考量已不再是單一的皮膚問題,需由多科別同時治療,因此將協助轉診至醫院,把握時間做追蹤與治療。
當皮膚有狀況產生時,建議及早尋求皮膚專科醫師的治療,提早診斷、預防及治療,才能控制並縮短病情!